close
「學習」才能找到出路
聖經:約翰十三14-15;十四6-7 戴智彰牧師
前言
有人說:「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改變!只要改變,你將創造歷史;若不改變,你將成為歷史!」「學習」不是學生的專利,它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現代心理學家赫辛斯基與巴加納認為:「學習就是由於經驗而發生相對持久的行為改變。」或許,我們可以說:「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學習」可以改變不安的情境;「學習」也可以改變不滿足的現況;「學習」更可以找到生命的出路。
在跌倒之處學習
在一個名為《財富人生》的電視訪談節目中,當天的來賓是一位頗具知名度的青年企業家。當節目漸近尾聲時,按照慣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你認為事業成功最關鍵的品質是什麼?」沉思片刻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靜地敘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有個小夥子剛畢業就去法國,開始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漸漸地,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剪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憑著自己的聰明,他精確地估算「逃票而被查到」的概率,大約僅「萬分之三」。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他便經常逃票上車。他還找到個合理化的理由:「自己還是窮學生能省一點是一點。」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他開始到巴黎一些跨國公司推銷自己。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未及的──這些公司都是先對熱情有加,然而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真是莫名其妙。
最後,他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覆──先生,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但我們調閱了您的信用記錄後,非常遺憾地發現,您有三次乘車逃票記錄。我們認為此事至少證明兩點:1.你不尊重規則。2.您不值得信任。鑒於上述原因,敝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請見諒。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方醒,懊悔不已。然而,真正讓他有當頭棒喝之感的,是信中最後一行,對方摘錄了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的話:「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第二天,他就啟程回國了。故事講完,電視出現一片沉寂。主持人困惑地問:「這能說明你的成功之道嗎?」「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只因我將昨天的『絆腳石』當成今天的『墊腳石』而已。」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他從失敗的經驗中走了出來,他在跌倒之處記取教訓,使他得以學習有生以來不曾有過的智慧。不要讓一時的失敗給打倒了,因為它可能是路途中重要的路標,它指出成功的方向。詩人體會上帝在人的苦難中展現美意:「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詩 119:71) 美國前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 1908-1973)曾說:「沒有不好的經驗,除非你沒有從中得到教訓。」在跌倒之處學習,會使我們更謹慎,踏出的每一步也會更穩健。
在惡劣環境中學習
大衛.哈欽斯(David Hutchens, 2004)所著《比狼學得快--如何在學習型組織中生存和發展》(Outlearning the Wolves: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比狼學得快》是以故事的型態表現出如何在學習型組織中生存和發展。故事的主角是狼和羊。狼吃羊,天經地義嗎?如果你是羊,你會接受這是生活中的事實嗎?這是一種定律嗎?有一群羊生活在美麗青翠的草原上,但生活並不安寧,牠們非常害怕鄰近神祕而絕頂聰明的狼群。因為當羊群晚間靜下來入睡,次日早晨醒來會發現牠們當中有一隻不見了。奇怪的是,羊群活動的地方好幾英哩長,且都用尖刺的鐵絲網圍著。但是狼還是進得來。羊群的老祖宗:「狼是既存的事實,所以狼吃羊,天經地義,狼一直都是吃羊的,將來還是會吃羊。」但有隻叫「奧圖」的羊,牠和同伴們分享牠的夢想,「我夢想著有一天,不再有別的羊成了狼的早餐」。雖然奧圖在這故事最後也成為狼的食物,但是牠的想法卻也引發更多羊群的思考。要怎麼做,很多羊都想知道。為了不要再有羊因狼而死掉,羊群開始蒐集有關狼的資料。於是,牠們發現下雨天羊不會短少,只有晴天羊才會神奇失蹤。再更仔細地觀察後,原來,只要不下雨,河水的水位會下降,狼就會從經過河床上的鐵絲網下面鑽進來吃羊。然而,下雨過後水流湍急,狼就無法進入羊圈內。因此只要把石頭堵住河床那一段的鐵絲網,羊就安全了。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曾說:「如果我總是表現得胸有成竹,那是因為在提出任何承諾前,我都是經過長期深思熟慮,並預見可能發生的情況。從來沒有什麼從天而降的高人指點我該如何應付別人難以預料的困境,是思考和計畫。箴言告訴我們:「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聰明立穩;其中因知識充滿各樣美好寶貴的財物。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你去打仗,要憑智謀;謀士眾多,人便得勝。」(箴24:3-6)智慧是帶給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會帶給家庭豐盛物質的祝福。智慧顯出能力也使你得勝。
「比狼學的快」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對自身命運的看法,對於困境,我們只是「無奈」?或是,我們可以尋求改變。「狼」或許是奸詐、狡猾的,但是,一隻「會思考、願意學習」的羊,卻能救羊群脫離狼群的危害;我們處境或許萬般艱難,但是,一個「會思考、願意學習」的人,卻有能力過得勝的生活。在惡劣環境中學習,會讓我們停止嘆息,專心尋求改變之道。
在愛與關懷中學習
商店老闆在門上釘個牌子,寫著「小狗出售」。這個招牌對小孩有相當的吸引力。不久,一個小男孩出現在招牌前問說:「你這些小狗要賣多少錢呢?」老闆回答:「都是從30至50元不等」。小男孩把手伸到口袋裡掏出些硬幣,「我只有2.37元,我可以看看牠們嗎?」老闆笑笑,並吹了口哨叫狗過來,從狗屋中跑出來一隻狗媽媽。走廊上五隻小狗跟著跑來,其中一隻小狗明顯的遠遠落在後面。小男孩立刻注意到那隻落在後面跛腳的小狗,他問老闆:「這隻小狗怎麼了?」老闆說這隻小狗出生時,獸醫診斷牠的骨盆腔發育不健全,牠一生都註定跛腳。小男孩很有興趣:「那就是我要買的小狗」。老闆說:「這隻小狗不用買,如果你要的話,我把牠送給你」。小男孩有點難過,他看著老闆說:「我不要你送給我,牠跟其他的小狗一樣。值得每一分錢,我會付全額給你。我先付你2.37元,以後每個月付50分,直到付清為止」。
老闆更確定地說:「你真的不用買這隻小狗,孩子!因為牠不會像其他的小狗一樣正常的跑跳和玩耍」。小男孩彎下身來捲起褲管,露出嚴重扭曲、用金屬支架支撐住的殘障左腿。他看著老闆說:「我自己也無法正常的跑跳,所以我知道這隻小狗需要有人了解關愛牠」。老闆一時間說不出話來,眼中湧出了淚水,他微笑著說:「孩子,我衷心希望與祈禱,這裡的每一隻小狗都有像你這樣的主人」。
耶穌對人的愛與關懷,是我們最好的學習典範。他關心人們的需要,醫治病痛,安慰憂傷,接納罪人的悔改。耶穌曾吩咐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 13:34)「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約 15:9)「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 15:12)
耶穌希望我們能學習他的典範,「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耶穌總是以「身教」來傳達他的教導:「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約13:14-15)
學習「愛與關懷」把我們指向耶穌的方向,指向一個更好的出路。當我們學習耶穌的典範,我們也正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約14:6-7)
因此,保羅對哥林多信徒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一個好的典範可以使人更完全,活出更美好的生命。保羅又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 12:2)保羅全心全意在耶穌基督的身上,他希望信徒也像他一樣,效法主耶穌的精神,「以基督的心為心」。他甚至很有把握地告訴腓立比信徒:「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 神就必與你們同在。」(腓 4:9) 在愛與關懷中學習,把我們指向耶穌的方向,指向一個更好的出路。
結論
在跌倒之處學習,會使我們更謹慎,踏出的每一步也會更穩健。
在惡劣環境中學習,會讓我們停止嘆息,專心尋求改變之道。
在愛與關懷中學習,把我們指向耶穌的方向,指向一個更好的出路。
聖經:約翰十三14-15;十四6-7 戴智彰牧師
前言
有人說:「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改變!只要改變,你將創造歷史;若不改變,你將成為歷史!」「學習」不是學生的專利,它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現代心理學家赫辛斯基與巴加納認為:「學習就是由於經驗而發生相對持久的行為改變。」或許,我們可以說:「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學習」可以改變不安的情境;「學習」也可以改變不滿足的現況;「學習」更可以找到生命的出路。
在跌倒之處學習
在一個名為《財富人生》的電視訪談節目中,當天的來賓是一位頗具知名度的青年企業家。當節目漸近尾聲時,按照慣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你認為事業成功最關鍵的品質是什麼?」沉思片刻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靜地敘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有個小夥子剛畢業就去法國,開始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漸漸地,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剪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憑著自己的聰明,他精確地估算「逃票而被查到」的概率,大約僅「萬分之三」。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他便經常逃票上車。他還找到個合理化的理由:「自己還是窮學生能省一點是一點。」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他開始到巴黎一些跨國公司推銷自己。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未及的──這些公司都是先對熱情有加,然而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真是莫名其妙。
最後,他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覆──先生,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但我們調閱了您的信用記錄後,非常遺憾地發現,您有三次乘車逃票記錄。我們認為此事至少證明兩點:1.你不尊重規則。2.您不值得信任。鑒於上述原因,敝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請見諒。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方醒,懊悔不已。然而,真正讓他有當頭棒喝之感的,是信中最後一行,對方摘錄了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的話:「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第二天,他就啟程回國了。故事講完,電視出現一片沉寂。主持人困惑地問:「這能說明你的成功之道嗎?」「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只因我將昨天的『絆腳石』當成今天的『墊腳石』而已。」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他從失敗的經驗中走了出來,他在跌倒之處記取教訓,使他得以學習有生以來不曾有過的智慧。不要讓一時的失敗給打倒了,因為它可能是路途中重要的路標,它指出成功的方向。詩人體會上帝在人的苦難中展現美意:「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詩 119:71) 美國前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 1908-1973)曾說:「沒有不好的經驗,除非你沒有從中得到教訓。」在跌倒之處學習,會使我們更謹慎,踏出的每一步也會更穩健。
在惡劣環境中學習
大衛.哈欽斯(David Hutchens, 2004)所著《比狼學得快--如何在學習型組織中生存和發展》(Outlearning the Wolves: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比狼學得快》是以故事的型態表現出如何在學習型組織中生存和發展。故事的主角是狼和羊。狼吃羊,天經地義嗎?如果你是羊,你會接受這是生活中的事實嗎?這是一種定律嗎?有一群羊生活在美麗青翠的草原上,但生活並不安寧,牠們非常害怕鄰近神祕而絕頂聰明的狼群。因為當羊群晚間靜下來入睡,次日早晨醒來會發現牠們當中有一隻不見了。奇怪的是,羊群活動的地方好幾英哩長,且都用尖刺的鐵絲網圍著。但是狼還是進得來。羊群的老祖宗:「狼是既存的事實,所以狼吃羊,天經地義,狼一直都是吃羊的,將來還是會吃羊。」但有隻叫「奧圖」的羊,牠和同伴們分享牠的夢想,「我夢想著有一天,不再有別的羊成了狼的早餐」。雖然奧圖在這故事最後也成為狼的食物,但是牠的想法卻也引發更多羊群的思考。要怎麼做,很多羊都想知道。為了不要再有羊因狼而死掉,羊群開始蒐集有關狼的資料。於是,牠們發現下雨天羊不會短少,只有晴天羊才會神奇失蹤。再更仔細地觀察後,原來,只要不下雨,河水的水位會下降,狼就會從經過河床上的鐵絲網下面鑽進來吃羊。然而,下雨過後水流湍急,狼就無法進入羊圈內。因此只要把石頭堵住河床那一段的鐵絲網,羊就安全了。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曾說:「如果我總是表現得胸有成竹,那是因為在提出任何承諾前,我都是經過長期深思熟慮,並預見可能發生的情況。從來沒有什麼從天而降的高人指點我該如何應付別人難以預料的困境,是思考和計畫。箴言告訴我們:「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聰明立穩;其中因知識充滿各樣美好寶貴的財物。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你去打仗,要憑智謀;謀士眾多,人便得勝。」(箴24:3-6)智慧是帶給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會帶給家庭豐盛物質的祝福。智慧顯出能力也使你得勝。
「比狼學的快」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對自身命運的看法,對於困境,我們只是「無奈」?或是,我們可以尋求改變。「狼」或許是奸詐、狡猾的,但是,一隻「會思考、願意學習」的羊,卻能救羊群脫離狼群的危害;我們處境或許萬般艱難,但是,一個「會思考、願意學習」的人,卻有能力過得勝的生活。在惡劣環境中學習,會讓我們停止嘆息,專心尋求改變之道。
在愛與關懷中學習
商店老闆在門上釘個牌子,寫著「小狗出售」。這個招牌對小孩有相當的吸引力。不久,一個小男孩出現在招牌前問說:「你這些小狗要賣多少錢呢?」老闆回答:「都是從30至50元不等」。小男孩把手伸到口袋裡掏出些硬幣,「我只有2.37元,我可以看看牠們嗎?」老闆笑笑,並吹了口哨叫狗過來,從狗屋中跑出來一隻狗媽媽。走廊上五隻小狗跟著跑來,其中一隻小狗明顯的遠遠落在後面。小男孩立刻注意到那隻落在後面跛腳的小狗,他問老闆:「這隻小狗怎麼了?」老闆說這隻小狗出生時,獸醫診斷牠的骨盆腔發育不健全,牠一生都註定跛腳。小男孩很有興趣:「那就是我要買的小狗」。老闆說:「這隻小狗不用買,如果你要的話,我把牠送給你」。小男孩有點難過,他看著老闆說:「我不要你送給我,牠跟其他的小狗一樣。值得每一分錢,我會付全額給你。我先付你2.37元,以後每個月付50分,直到付清為止」。
老闆更確定地說:「你真的不用買這隻小狗,孩子!因為牠不會像其他的小狗一樣正常的跑跳和玩耍」。小男孩彎下身來捲起褲管,露出嚴重扭曲、用金屬支架支撐住的殘障左腿。他看著老闆說:「我自己也無法正常的跑跳,所以我知道這隻小狗需要有人了解關愛牠」。老闆一時間說不出話來,眼中湧出了淚水,他微笑著說:「孩子,我衷心希望與祈禱,這裡的每一隻小狗都有像你這樣的主人」。
耶穌對人的愛與關懷,是我們最好的學習典範。他關心人們的需要,醫治病痛,安慰憂傷,接納罪人的悔改。耶穌曾吩咐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 13:34)「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約 15:9)「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 15:12)
耶穌希望我們能學習他的典範,「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耶穌總是以「身教」來傳達他的教導:「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約13:14-15)
學習「愛與關懷」把我們指向耶穌的方向,指向一個更好的出路。當我們學習耶穌的典範,我們也正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約14:6-7)
因此,保羅對哥林多信徒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一個好的典範可以使人更完全,活出更美好的生命。保羅又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 12:2)保羅全心全意在耶穌基督的身上,他希望信徒也像他一樣,效法主耶穌的精神,「以基督的心為心」。他甚至很有把握地告訴腓立比信徒:「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 神就必與你們同在。」(腓 4:9) 在愛與關懷中學習,把我們指向耶穌的方向,指向一個更好的出路。
結論
在跌倒之處學習,會使我們更謹慎,踏出的每一步也會更穩健。
在惡劣環境中學習,會讓我們停止嘆息,專心尋求改變之道。
在愛與關懷中學習,把我們指向耶穌的方向,指向一個更好的出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